一次没有准备的出发

2005年9月,在和平大道经历了适应性的两个月现场工作后,刚走出学校不久的曾君作为施工员被调往东西湖区金山大道项目,协助施工主管完成部分段面的现场管理及工程测量工作。这项工程中涵盖的金桥是汉阳市政在桥梁建设工作中的起点,也是曾君第一次接触到桥梁施工,由于缺少桥梁工程施工经验,这可以说是一次没有准备的出发。

“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零基础’,没有经验、没有人指点,在现场看什么都陌生”,同大多数没有准备的尝试一样,面对这充满未知的第一次桥梁施工,曾君和同事们心中怀有无限期待,在触碰到的那一刻心里又升起来一股脆生生的怯意。

那个时候,同事们每天早晨多在公司大院乘坐项目通勤车前往现场工作,而曾君则是直接住到了项目上,每一次有桩基成孔,他都会在项目部与现场之间两三公里的黄泥路上来一场“急行军”,一到雪天,口鼻间呼出的热气总在睫毛与眉间凝成薄薄的白霜。他深知凡事只有亲力亲为地去做,留下的印象才能刻骨铭心。

由于着实缺少桥梁施工经验,项目部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曾君始终记得老先生手中的笔在纸上进行的缜密运算,一串串数字勾勒起的精妙结构在一天天的施工中堆砌成眼前的桩基、承台、箱梁,最终形成一架完整的桥梁,像是一门精妙至极的艺术。

学习开始于模仿,在之后实施的四新纵向桥、龙城立交、四新横向桥和武青四干道桥梁等一系列桥梁工程中,在兼顾工程测量和现场管理工作的同时,曾君开始自主摸索桥梁施工技术。有很长一段时间,曾君出门从来只拿三样东西,测量仪器、装着纸笔的小背包还有现场的施工图纸,白天早早到达施工现场,完成当天的测量任务,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对着施工现场一遍遍地研究施工图纸。汗水总归是没有白费,像是绿芽破土而出前的阵阵萌动,曾君的脑海里有了一些模糊但明确存在的思路,这些思路在二环线水东段的建设过程中开出了花儿来。

一场精心灌溉的成长

2010年,汉阳市政承接到了当时体量最大的一项工程——武汉市二环线水东段四标段,1.8个亿的工程造价让每一位汉阳市政人都感到精神为之一振。由于工程拆迁进度缓慢,项目部在当年7月便已进场开始进行工程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但实际上直到10月份,各个段面的施工才逐步展开。曾君作为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技术管理工作中。

四标段的位置十分特殊,像是夹心点心的馅儿一样被两大央企的段面夹在中间,这既让曾君感到压力倍增,又让他感到兴奋不已。工程段面紧紧挨着两大央企,汉阳市政人确实要花一番功夫做出个样子来,这是曾君的压力所在,而让他感到兴奋的是,学习桥梁施工技术的“课堂”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另一处施工段面。

此时的曾君已经开始编制简单的施工组织和方案,他一面利用空余时间从网络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不断强化着自己的理论基础,一面又经常会悄悄走到段面两端,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施工技术,结合四标段的现场实际融入到自己的方案中。工地不远处在建的欢乐大道也是曾君常去的“培训班”,“没有他们的安全帽和工作服,我去学习的时候有时候会被拦下来,我就老实说过来学习一下,去得多了他们也就不拦着我了”。曾君坦言在水东段四标的这段日子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在武青四干道积累的经验在这里被慢慢转化为具体的思路,施工方案的编制也逐渐走向规范化。

汉阳市政在这场与央企的直接对话中并没有落入下风,反而做出了一定成绩,据曾君回忆,项目部的人力投入甚至不到相邻标段的一半,但还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

一份鼓舞人心的收获

2012年初,曾君来到了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S6标工程担任技术负责人,在历经了五六年的积累与学习后,汉阳市政把桥做到了长江上,这是企业发展历程中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在鹦鹉洲长江大桥整个施工过程中,V构是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场地最小、安全隐患最大的部分,这种大型异型结构的施工在国内外并没有太多值得学习的施工经验,这让曾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一面继续从大量的网络资料中搜寻相关资料,一面积极走访中铁大桥局向经验丰富的老一辈桥梁施工专家请教经验。

在桥梁结构计算过程中,曾君第一次接触到了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他陡然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利用计算软件来替代人工完成复杂的计算工作已经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他积极引入了Midas软件,并召集技术负责人队伍进行学习研究,这份极具前瞻性的尝试在此后的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回报。

曾君对V构浇筑时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他同项目经理站在V构相对的两个力臂上指挥现场浇筑,徐徐江风吹来,他玩笑似的冲项目经理喊道:“经理!你觉得行不行啊?”,项目经理大笑着回复他:“我相信你们的方案,放心!”这份信任并不是凭空而来的,V构施工取得了圆满成功,曾君在施工过程中久久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啃下了鹦鹉洲长江大桥这块“硬骨头”,汉阳市政人在桥梁项目上的信心也逐渐丰满起来,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桥梁工程建设时,心中多了好些底气。

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

一个值得期许的未来

在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结束后,曾君看见了年轻一代技术负责人在技术管理工作中展现出的惊人潜力,他清醒的认识到,面对这些理论基础扎实的新生力量,自己唯一的优势可能仅仅只剩在数年现场施工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而为了帮助这些年轻人少走弯路,他的工作重点转向了对技术负责人队伍的培养,这些经验,必须要分享出来。

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曾君不断推动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细致化,制定了各类方案编制模板及相关规定。在技术负责人队伍建设方面,他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严格的甄选与淘汰机制,并针对不同的施工内容制定了丰富的了培训方案,力争将每一位年轻人培养成能真正为企业所用、为工程建设所用的人才。

曾君十分重视技术负责人的软件应用能力,在这个信息化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计算机软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介入程度越来越高,如果不紧跟行业趋势,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被淘汰。不论是Midas还是BIM技术,他要求技术负责人要在学会操作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让软件应用切实服务于工程建设,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这样的培养下,技术负责人队伍的软件应用能力逐渐提升,2015年参加工作的技术负责人张青,已经独立使用Midas软件完成了墨水湖北路工程栈桥及支架的结构计算;作为BIM 5D技术在市政桥涵工程中的首次应用,公司BIM小组在江城大道项目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荣获首届BIM应用视频大赛金奖……曾君如今像是一位站在讲台前的先生,用他的全心全意为企业浇灌出了一个值得期许的未来。

在从业的十三年间,曾君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数次转变,但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要让汉阳市政的桥梁建设能力不断走向新的高峰,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全力前进。在曾主任的故事里我深受触动,我愈发地敬佩这些可爱的人,假若有人如今再问我一句,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我想我会神气满满地回答,我要像曾主任一样,愿筑人间桥一座,上行车马,下闻烟波。(张辽/文)

分享: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