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上级某单位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基层的政策,以期助力基层高质量发展。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基层却出现了“不愿接受”“不敢接受”的问题,原因是上级对扶持资金的使用设下了一些硬性目标,若使用不当还有问责风险,基层既难以达成上级要求,又害怕被问责,只得放慢脚步、谨小慎微。
为鼓励基层发展,出台一些专项政策,是引导基层找准发展门路、提升发展质态、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举措的重要支撑。在出政策的同时,抓成效也是重要一环,提出一些硬性要求也在所难免,毕竟没人希望颁出去的政策、拨出去的款项成效不足,甚至“打水漂”。但基层也有基层的实际考量,若基层的需求与上级的支持合拍,自然推进起来如鱼得水,倘若在实施中存在矛盾,又当如何?
时下,绝大多数政策指向明确,也给基层带来了巨大的福音,也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基层的大踏步发展,促进了关键领域的改革攻坚,增进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也有个别政策,出发点是好的,颁布前也多方咨询了基层的意见建议,但真正实施起来后,却发现现实是那般“残酷”,出政策基层难落实、给资金基层不想用、新办法基层不认可、搞问责基层不服气,政策落实的效益“层层递减”,似乎更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和“怪圈”,想走走不出来。
那么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为何这些看似好的政策却让基层“不买账”“叫好不叫座”?还是要从政策自身找原因。一方面,相关领域的发展,越往基层延伸,面对的情形就越复杂,不仅东中西部基础各异,就连同一个地区内部都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想通过一整套政策完全涵盖着实困难,更无法实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另一方面,政策从颁布到见效具有一定的时间过渡性,也需要试点来实践、纠偏、试错,如果单纯地看成效好坏,甚至轻言问责、不谈容错,很容易打消基层落实政策的积极性,也让基层产生“宁可做得慢了挨批评,也不愿跑得快了被问责”的不良心态。
由此可见,任何政策的出台都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谨慎选择颁布政策的使用语境,对那些范式化、标准化、统一性较强的领域,可以牵头抓总、一步到位、直落基层,而对于那些情况复杂多变、基础进度不一的领域,可以多一些引导性建议,逐层细化,力求精准实效,描好基层的“画像”,切不可妄自“拍脑袋决策”造成政策的效益递减。政策的落实固然需要尽善尽美,但基层落实政策的复杂性也要予以谅解和宽容,不仅要慎言问责,更应当在科学研究、充分论证、全面试点的基础上,划分出硬性条件和鼓励建议性要求,既要给足基层完成硬性条件必要的基础保障,也要对主动追求最好成效、尝试鼓励建议性要求,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层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如此可以更好地激活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动力,营造良好地政策实施氛围,还能催生基层发展的强劲动能,为人民群众带去更大的实惠。(转载自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