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政治文化
时间:2017-06-20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本站编辑

编者按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党内政治生活突出问题、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如何界定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如何看待党内政治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关系?如何理解党内政治文化的运行和发展逻辑?只有回答好这些基础性问题,才能找到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本刊今天特刊发3篇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希望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并阐述了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政治文化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等多个方面。作为政治生活的灵魂,政治文化往往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个政党固牢根基的坚实土壤,是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我们要深刻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特色,从深层次上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弘扬党的政治理想、政治伦理、政治价值来引领社会主流价值。

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特色

中国共产党是在社会主义中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党内政治文化有着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特征。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党内政治文化的特色。

以马克思主义为“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使之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旗帜和指南。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为我们党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启示,是党内政治文化最丰富的精神宝库。

以革命文化为“源”。孕育和成长于战斗岁月中的革命文化,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发展的深厚土壤,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的高度文化凝聚。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文化是最可宝贵的精神优势。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淀下来的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是我们党永不变色的红色基因,也是党内政治文化须臾不能缺的精气神。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社会主义先进性与党内政治文化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样贯穿党内政治文化并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而党内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中的文化反映。

以中国共产党党性为“用”。中国共产党党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体现为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整体的党性和作为党员个体的党性两方面。从组织整体的角度来看,党性集中体现为党的政治性、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和纯洁性等属性,直接反映党的基本性质、政治倾向、健康程度和进步水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政党,统一的思想和统一的意志让党更团结、更有战斗力,必然要求党员个体加强党性修养,体现党的本质属性。党内政治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对政治实践的文化思考与价值导向,也是政党成员的思想行为的集中反映。党内政治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督促党员干部增强践行党性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而有效塑造党员干部的党性品格。

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路径

要建设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政治文化,必须深刻把握党内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积极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借鉴中超越,在交汇中引领。

在传承中创新。文化建设是一个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大力传承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等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特别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要坚持解放思想、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只有顺时应势、与时俱进,才能与党的事业同发展、共进步。

在借鉴中超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性大市场的形成,人们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封闭的文化形态既不可能,也没有前途。文化的发展要有开放的心态,做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世界各国政党在长期的政治发展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创造了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我们党学习借鉴。当然,政治文化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不可以简单复制、模仿和照搬。而且,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必然有别于其他政党。对于一个有着8800多万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要走自己的路,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在交汇中引领。党内政治文化既来自政党自身的实践活动,也来自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政党与国家和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党内政治生态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态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党内政治文化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也是互相交汇、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党内政治文化既受到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影响,同时又作用于国家与社会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大力推进党内外政治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积极吸收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但是,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必然是在思想文化上进步的党,党内政治文化也必然是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中的最先进部分。因此,在加强党内外政治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并通过党内政治文化引领,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进步。

建设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政治文化,要落脚到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弘扬党的政治信仰、政治伦理和政治价值,并以此引领社会主流价值、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上来。要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伦理目标,也是我们党的初心。坚持党纪严于国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伦理自律,也是党员干部的基本道德要求。突出清正廉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伦理美德,也体现了党员干部道德操守和道德原则。强化自我监督,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伦理约束,也体现了党员干部的道德责任和担当精神。要全方位向党的政治价值看齐,不搞选择,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将党的政治价值落实到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并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