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要克服“三种心理”
时间:2016-06-06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本站编辑
2016年06月02日16: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前,面向全体党员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全面展开。这是全党上下的又一次心灵净化、灵魂洗礼、作风转变、形象塑造,是深化党内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实践。笔者认为,要想贯彻落实好中央要求,并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克服“三种心理”。

克服“应付心理”。开展“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习不是“软任务”,践行必须“实打实”。这就要求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克服简单应付的思想和心理,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将党规党章以及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学深学透,真正做到入心入脑,要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既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也要向先进学、向内行学、向专家学,保证学习质量,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要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不能用看了几本书、记了多少笔记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标准,要带着执著信念学,带着责任担当学,强化宗旨意识;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将学习作为党员应尽的义务,迅速进入状态,立即“紧张”起来,不能“慢动作”、“慢预热”;要拿出足够精力,沉心静气,把中央精神学习好领会透,不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要按照中央要求,认真对照标准,逐一查摆问题,不能对自己“心软”、对别人“话软”;要抓实每一个环节、落实每一项要求,避免“假把式”、“虚招子”。

克服“浮躁心理”。《晋书·应詹传》:“ 玫浮躁有才辩, 临漳人士无不诣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必须凝神静气,切忌心浮气躁、飘荡不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适逢决胜“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改革创新进入深水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民生期盼空前强烈,能不能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坚持做到“两学一做”与其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互不影响,考验着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心理素质以及统筹协调能力。如果心浮气躁,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忙中出乱甚至一事无成。因此,必须学会“弹钢琴”,善于“调状态”,要有务实精神,不能浮在表面,从严从实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遇事要善于思考,考虑问题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在党意识。

克服“过关心理”。学习永无止境,实践永无止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开展“两学一做”作为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不是一次活动,特别要求突出正常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党员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用心用力,抓细抓实,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这就要求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有经常学习、长期坚持的意识和行为,不能满足于书本看过了、材料念过了、总结写过了,就可以“过关”了事了。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抓好学习教育,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并实行对号销号制度,不让问题积累、矛盾积压。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要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并坚持在学习中深化、在深化中学习。只有抛弃“过关”思想,坚持工作不松劲、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持之以恒抓好各项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并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心态决定状态,心理决定行为。只有端正心态、调适心理,才能将“两学一做”抓在实处、落在实处,确保不虚不偏不空不走过场。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静下心来、沉下气来,深学细照笃行,锤炼好自己,带领好队伍,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